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穩就業”“保就業”的要求,近日,市政府辦公室下發了《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落實就業優先政策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現簡要解讀一下《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 一、文件制定的依據是什么? 1.《省政府關于落實就業優先政策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20〕53號); 2.《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蘇政辦發〔2020〕44號);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國辦發〔2020〕27號)。 二、文件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1.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穩就業”“保就業”的要求。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穩就業工作,將“穩就業”“保就業”放在“六穩”“六?!笔孜?。2020年6月11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蘇政辦發〔2020〕44號);6月22日,省政府印發了《關于落實就業優先政策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20〕53號);7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國辦發〔2020〕27號),對就業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 2.進一步細化明確政策補貼標準。對國家、省文件中要求視地方具體情況考慮實施的政策內容,結合泰州實際,進一步細化措施和規定,比如明確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標準、提高高校畢業生住房租賃補貼標準、增加就業見習補貼項目等,以務實的政策舉措促進就業、穩定就業。 3.進一步明確穩就業工作責任。就業工作涉及經濟、科技、民生等各個領域,為更好實施就業優先政策,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壓實工作責任,落實各市(區)主體職責,注重部門密切配合,凝聚工作合力,促進就業總體穩定。 三、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有哪些具體規定? 對暫時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的參保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將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裁員率標準放寬到不高于上年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5.5%),對參保職工30人以下(含)的企業,裁員率放寬至不超過企業職工總數的20%;對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受疫情影響較重的服務業企業,堅持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的,可以參照困難企業標準,給予3個月的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 四、減輕企業負擔有哪些優惠政策? 落實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的定額稅收減免政策。繼續實施前期出臺的對中小微企業免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階段性降低企業基本醫療保險費率,對企業緩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政策,以及減免小規模納稅人、部分服務業增值稅,減免民航發展基金、港口建設費政策,執行期限全部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可以延緩到2021年。 五、企業在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方面可享受哪些補貼? 對企業吸納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以及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且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標準為每人1000元,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六、我市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有哪些優惠舉措? 對來我市就業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含海外留學)畢業并取得博士、碩士、學士學位(含全日制職業院?;蚣脊ぴ盒.厴I并取得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的畢業生,租房補貼標準由500元/月、400元/月、300元/月提高至2000元/月、1500元/月、800元/月。 鼓勵高校在校內設立泰州市人才服務校園工作站,分別按照第一年3萬元、第二年3萬元、第三年4萬元給予高校建設經費。 實施就業見習指導補貼,按每組織一名見習人員100元/月的標準給予單位見習指導管理費用。 七、家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標準是多少? 對低保家庭、殘疾、獲得國家助學貸款、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家庭、特困人員中的畢業學年畢業生以及湖北籍等六類高校畢業生,給予每人1500元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八、我市有就業意愿的失業人員、殘疾人等可享受哪些就業服務? 對有就業意愿的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殘疾人等服務對象,有針對性提供“1113”就業服務,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講、1次就業指導、1次免費技能培訓、3次職業介紹,幫助他們實現充分就業和更高質量就業。 九、失業保險金政策如何調整? 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且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人員,可以繼續發放失業保險金直至法定退休年齡。 十、我市失業補助金政策如何規定? 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的失業人員,以及2020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新增的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參保失業人員,可以申領最長6個月的失業補助金。對在我市參保繳費滿1年的,失業補助金標準為750元/月;不滿1年的,失業補助金標準為450元/月。 |